2014年2月26日劉進圖被斬事件轟動全港,雖然已經過了三年,但回想當日的新聞報導,仍然令人猶有餘悸。今日兇徒雖然已經繩之於法,瑯璫入獄,但真正的幕後主腦和行兇目的,我們仍然無法得知。
劉進圖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和休養,在15年7月把當日遇害的經歷和當中的心路歷程寫成了這本書---《迎鋒而立,刀後「劉」言》。
全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由劉進圖的摯友、親人、明報的同事和作者自己所寫的序言。第二至四章是由作者親自執筆,分別是「康復路」、「新聞路」和「成長路」;第五章就是別人寫給劉進圖的分享文章。
每次看這本書總是一邊看,一邊抹淚;淚乾了,看著看著,淚又來了…或許是因為自己眼淺,或許是因為不忍他因治療所帶來的痛楚和煎熬,又或許是因為義憤填膺,所以按捺不住‧‧‧但我更加相信是因為書中所流露出那份真摯的感情和悲天憫人的情懷。還有就是經這劫難,作者重新檢視他的信仰,重新回到神的面前,所以他能夠處處表現出對人生的感恩和盼望,看著看著,難道你能不受感動嗎?
第二章「康復路」全是劉進圖執筆,總共有三十六篇文章。
前面幾篇是記述了他剛遇襲,被送入東區醫院急救的情景,真實地報導一眾親友的擔心與慌張。反之作者自己就冷靜,深入地了解客觀的資料,分析情況,作出理性評估,盡顯他記者的本色。接著是寫到在瑪麗醫院接受康復治療的苦痛過程,但作者沒有呼天搶地,卻處處流露出忍耐和感謝。之後康復出院,適逢佔中,作者有感自身的恐怖經歷,再結合當時紛亂的政治氣候,而寫出了中肯的政治分析。他更勸勉抗爭者不要讓仇恨滋長,不要被報復的念頭俘虜,以免失去活在愛中的自由。
最後作者以「感恩、盼望、等候」和「看見」這兩篇作為這部分的總結。
「感恩、盼望、等候」一文是指作者在遇襲受傷這一年,所學到的三件事,就是感恩、盼望和等候。而「看見」一文作者是這樣寫:「我最大的收穫是打開了心靈的眼睛,看見許多以前我看不到的東西。」所以作者就以「看見」作為文章的題目。也正因為是「看見許多以前我看不到的東西。」所以作者可以如此心平氣靜地道出他心中的種種感受。
掩卷沉思,讓我最訝異就是他在遇襲這件事中,所受的傷害和痛苦是最大和最多的,但在書中你沒有看到他的憤怒、怨恨和咒詛,相反只有更多他對生命的反思和感恩。我深信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崇高的人格,是絕對不會有這樣的表現。劉進圖就好像浴火重生的鳳凰,他的不畏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不斷提升的執著精神 ,是深深影響著別人的。誠如書中一位作者曾經這樣寫過「這次劫難,令他(劉進圖)的生命多了一重歷練,使之成為上帝更會重用的器皿。」因為我是一個基督徒,所以我更能體會成為上帝重用的器皿之可貴,更能感受他在信仰上所作的見証。
最後願以劉進圖常說的一句話與各位同學共勉,特別是在他被斬的原因仍然不明!特別是在這紛擾的政治環境下,我們要如何自處,才能持守公義?
「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